特斯拉、区块链和可信赖数据

        前言:在针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中,各方通常各执一词,是非曲直难以辨别,有时候虚假信息也趁机泛滥,导致局面更加扑朔迷离。然而,任何结论的作出都必须基于事实,尤其在现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一些事实的本原很可能取决于数据。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区块链技术有没有机会借助其技术的力量来还原事实。

        以今年4月份发生在上海车展上的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为例,撇开那些戏剧化的情节,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双方对事实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特斯拉一方称,该车主此前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公司近两月以来一直保持与车主协商,表示愿意协助完成检测、维修或保险理赔事宜,同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是车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并拒绝了提出的所有方案。且车主一方表示,特斯拉称事故发生时车速118.5km/h为编造,实际约为60-70km/h;警方从未判定超速;其父曾连续猛踩刹车,但踏板僵硬且制动不明显。第二个问题是特斯拉是否在这次公开的行车数据中删除了可能对其不利的数据。
        上述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向媒体公开了事故发生前的行车数据。针对特斯拉所公开的数据,有KOL认为特斯拉并没有披露足够多的原始数据,比如所披露的excel表中有一栏是“制动踏板物理性移动信号”,这一栏虽显示驾驶员曾踩下了刹车,但同时似乎又删除了制动踏板踩下去多少的数据。
        由此引发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公布上述数据是否可能构成对个人信息的侵犯。
        在特斯拉披露上述数据后,车主亲属称特斯拉侵犯了车主的个人隐私权和消费者权益。因此又引发了这些数据是否属于个人信息的讨论。在最近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并没有对这些数据是否属于个人信息加以明确,但之前在工信部制定的《车联网信息服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要求》中将车辆识别信息以及车辆在驾驶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作为个人信息来举例。
        笔者认为,工信部对上述信息的保护要求有点过宽,按照这个逻辑来理解的话,那是不是个人电脑的CPU温度也属于个人信息?对于个人信息的过宽定义既不利用企业对于正常数据的分析使用(比如用于车辆的维修维护),对于个人而言也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比如车企可以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就确认车企可以收集使用这些信息,甚至在每次发动汽车时都要驾驶员再确认一次。
除上述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之外,最近在国内外涉及特斯拉的车祸,比如广东韶关一辆特斯拉以极高的速度追尾一辆货车,又比如浙江台州特斯拉车祸致一名交通警务人员殉职。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其加速极快,同时不少驾驶操作与传统汽车不同,加之特斯拉高阶的自动驾驶功能,这些都可能成为引发事故或不当操作的因素。
        但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为了评判各方的责任,首要任务就是要还原事实的本原。然而,当事人的描述往往存在很大的主观臆断,有时候甚至出现明明是自己溜车,反而要怪后车追尾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
        目前用于还原车辆事故现场情况的技术手段通常有视频录像和现场痕迹勘验等。然而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如果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的,可能还要去判断是自动驾驶出现问题,还是驾驶员出现问题。网上甚至出现了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脚踏板行车记录仪”,用于实时记录驾驶员踩刹车的情况。这个只能佩服网友脑洞太大。
        我们知道,区块链就是数据块加哈希指针串起来的数据链,而这个数据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如果基于某个标准化的通讯协议,对在行驶过程当中任何两辆处于潜在碰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实时的数据交换,理论上可以按照时间轴的序列构成起一个区块链,区块链中的数据包括各自车辆的车速、行驶轨迹、刹车信息、驾驶员操控等一系列有助于判断双车责任的数据。当该两辆车辆实际发生碰撞时,这两辆车辆将各自拥有一份记录所有碰撞数据且相同的数据库。由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所生成的数据是可以信赖的数据,理论上可以依赖这些数据信息对各方的责任作出判断。
        同样的,各类机构需要长时间保存各种纸质文件,如合同、财务凭证等,而这些纸质文件的唯一作用就是备查。如果我们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特性对电子化的数据(比如一张财务凭证扫描件的哈希值)及相关时间戳加以固定,理论上也可以取得验证原件的效果。当然,如果全部原件都被进行了数据化,可能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确保数据不会丢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分布式存储及容灾备份。在解决了原件验证的前提下,当分布式存储的费用低于纸质文件的保管费用之后,一个请第三方公司保管纸质文件的时代也会宣告结束。

 

 

本文作者:  沈建人    律师